松山湖材料实验室: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“两条腿”走路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产业动态 > 科技信息 >

松山湖材料实验室: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“两条腿”走路

来源: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:2023-04-28 查看:

 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(以下简称实验室)可以说是一路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东风建设起来的。”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院士4月25日表示,实验室扎扎实实地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,完善优化了四大板块的创新矩阵,形成了有特色的模式和经验。

  2018年4月25日,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。5年来,实验室积极探索“前沿基础研究→应用基础研究→产业技术研究→产业转化”的全链条创新模式,实验室队伍从3人到千人,顺利建成了四大核心板块,成功布局十大科学研究方向。

  实验室总人数超千人

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,目前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。

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透露,实验室目前汇聚7位两院院士、3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、50多个创新团队,实验室总人数超千人。

  科研创新方面,实验室承担国家及省级研发项目182项,研究成果先后入选“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”“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”,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。2023年1月,实验室首次进入ESI“材料科学”前1%。

  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首批省实验室之一,紧跟广东产业发展,布局了十大发展方向,在集聚科技资源、吸引优秀人才、承担重大科技攻关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发挥了积极作用。”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如是认为。

  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

  一直以来,实验室坚持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“两条腿”走路,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,注重与龙头企业协同创新,与地方企业精准对接。

  4月25日,实验室与中国中建科创集团有限公司、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(中央研究院)、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合作企业代表现场签约,未来将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度技术合作。

  汪卫华表示,实验室实现了从“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”的转化应用,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“死亡谷”上逐步架起了一座“铁索桥”,取得了市场的认可,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体制创新的“松山湖模式”。

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板块总投资10亿元,产业化团队孵化的公司受到了资本的青睐,已有16个团队的产业化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,融资总额4.98亿元,市场估值30亿元,成功实现从财政投入转为风险资本投资等多元化投入的可持续发展,加速了产业化的进展。

  中科院副院长高鸿钧寄语实验室——转化推广更多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,争取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中先行先试,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出一条新路。

  推进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

  推进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项目的建设,是实验室下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。

  4月25日,阿秒科学中心揭牌成立。该中心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建,定位为国际领先的超快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,以推动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建设,联合开展并强化阿秒科学研究,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基地、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基地,提升我国在超快科学领域的综合竞争力。

  “阿秒科学中心建设将瞄准国家重大需求,在前沿基础领域进入科学前沿无人区、带来重大科学发现,通过尖端技术创新,催生全新的产业领域,并吸引更多国际一流人才汇聚。”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院士表示。